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徐松(南京)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敢问荷有何意 听之认之

2012-01-05 15:29:44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王 胤
A-A+

  一

  徐松的艺术世界是灰色的,灰色是不想说,在这个世界上,灰色是一种神秘的力量,是黑白两种终极颜色的混合体,在饱满的中间地带飞扬着复杂而暧昧的色彩。

  他的世界不是常义理解中的颓废、无望,天灰要下雨,心灰要流泪似的揣测,反之这种灰是清亮透气濯尘世而不晦的。与其说是一种灵魂的深度,莫如讲是灵光的颤动。

  他仿佛与生俱来的拥有那份享受孤独的心境,聆听静谧赐予的尖锐。

  孩儿般的纯、赤子式的真,鼓舞他在喧闹的繁事过后,栖息在自留地的一隅畅然呼吸,放逐自我。

  如若一个人视艺术为生命珍贵之所在的话,便会不遗余力的享用每一刻来滋养那份心田,直到美丽而富饶。

  二

  徐松是积极的悲观主义者,更是完美主义者,曾经因为找不到突破瓶颈的有效方法而一度远离绘画。在远离的同时也正是一次彻底的洗礼。放下那段缠绕自己的纠结,再来过。

  任何对于客观事物的描摹已经不能引起他的丝毫兴趣,面对自我的真实感受是艺术生命中又一次对艺术、对人生的感悟。

  不被教条束缚,更不被喧嚣掩盖住内心的声音,凭着勇气,听从心灵和直觉的指示。

  在探索中,他是恣意的。

  在创作中,他学会了拒绝自然界的视觉盛宴,呈现内心的斑斓世界。

  将尘世的铅华洗尽,自留地中得好歇。

  终于,摆脱传统意义上的苑囿束缚成为了既定事实,这源于勇于实践自己的真知、真感、真情,更赖于那份敢于反思自己的心。

  三

  越过青葱岁月的懵懂,步入社会的历练,跌撞中体味世态炎凉,人情冷暖,卸下抵御创伤的盔甲,思绪或喷涌而出,或娓娓道来。

  画笔于他,是喉舌,也是安抚灵魂的安慰剂。如撕裂的风在画布上疾驶,驻留的乃是心痕。

  他笔下的荷花没有“一茎孤引绿,双影共分红”的情趣,却有着“留得枯荷听雨声”的凄美。

  画什么要懂得其情意,他酷爱画枯荷,因为他懂荷,懂得它生命的各种状态,在别人眼里的残败不堪,于他却是保存新生力量,孕育新生命的开始,以另一种姿态矗立在自己的位置上,也许不那么光鲜,也许没那么绚丽,但是这是人生的必经阶段,欣赏自己,坚持自己,才是真我的表现。

  枯荷几经“小荷才露尖尖角”的初尝、“接天莲叶无穷碧”的繁盛,在逼蛰的寒风中坚守着那弧洁白的果实。

  文人墨客往往寄情于物,抒情言志,徐松虽推脱不敢以文人墨客自居,却在行骚客之实。

  作品《荷系列一》、《荷系列二》中,以暖灰为背景基色,衬托的墨荷更加柔和,画中枯荷濯然自立,虽无过度晕染,却也虚实相宜,轻重徐疾交错用笔,落得个银衣素裹,灵气之中孕育沧桑之感,默自低头,含蓄不语。

  《晚荷一》、《晚荷二》以一个“晚”将荷置于特定的时间之中,引观者仿佛体会到了秋天的丝丝凉意,在披着夕阳余晖的傍晚,独自赏荷,别一番意趣。瑟瑟秋风送来的不是凋敝,全源于荷的谦逊与执着。

  脱俗、清丽、宁静这些词汇似不足以赞赏她的气质。徐松笔下的晚荷,在暖灰的垂暮映衬下,点点月光碎在枯荷周身,雾岚瘴霭,烟洇虚渺。

  他的油画写意性很强,这与其平日里的文化积累和文化背景不无相关,贯穿着中国传统美学的理念,中国美学的特点即是表现、抒情、言志,充满着美与善的和谐,儒道互补、庄禅相通,“诗中有画、画中有诗”的统一意境。面对他的画面,需要一种直觉去悟心性所在,似有若无的朦胧之感给人以意境之美,引人无限遐想。

  宋朝周敦颐作《爱莲说》,将莲荷比之“花之君子”,暗指人格之高尚,一言以蔽,光明磊落。

  四

  徐松的油画作品中总有浓墨淡彩总相宜的感觉,显影出传统的水墨精神。

  历代的画家画鱼都是鱼与水交融的情景,以此来表达鱼对水的依赖,水对鱼的包容,而元代画家喜藉鱼来表达人的个性。通过艺术的形式,表达对自然、社会、人生的真情实感。

  他欣赏倪瓒、石涛、黄宾虹,却极力避免受其影响太深,避免流失自身的灵性,换句话说,对传统的挖掘需要新的精神注入,否则将会僵于传统的既有高度无法显现自身创作的价值所在。

  《鱼系列》的尝试与探索,是徐松在漫长求索中的一个过程,力求摒弃大师们的影响,追寻真正的自我。

  偌大的画面中只有一只鱼凝滞在被定格的一瞬,大多表情嗔怪,眼神惊恐、傲然、犀利,嘴巴大张仿佛有话要说。有种高旷纵横的气势,而无鱼特有的自在漫游的优柔。

  五

  体会的过程是况味的,暖阳之下,褪去一身的疲惫,淡淡地感受着流年在时光中的流转。

  春夏秋冬,生老病死,人生不能假设亦不能重来。四季是我们一生要反反复复经历的,人也应顺应天时才能生存。

  学画初期,老师会让学生用不同色相的颜色明确的将四季的感觉表现出来,而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们的心已不再有那么明确的概念。但春依然是盎然的,夏仍旧是蓬勃的,秋也还是收获的季节,冬却不再那么凛冽。

  徐松世界中的四季不如春,不如假想的春天般灿烂、生机勃发,四季在每个人的心里都呈现着不同的样子,或者说他是藉着四季来抒发对世界的观感,作为一个在世界上生存的他者。

  “望秋云,神飞扬,临春风,思浩荡”,《春》、《夏》、《秋》、《冬》这一系列作品,挥洒淋漓,有感而发,疾风之势、锐不可当,思绪在一刹那迸发着面对生活与自然的激情。

  《春》惊蛰般的摆脱了一个冬天的寒冷,枯黄的干叶伴随着嫩黄的新芽抽发而膨破了瑟缩的外衣。以黑白灰为画面的骨架,辅以暖色设色、点染、穿插其中,滴撒的路径在画面中协调着纵横的关系。春天的气息如萌动的希望,安然的环绕在空气中。

  《夏》激情而热烈的转折了春天的平和,热浪是酷暑的触角,疾风骤雨在这个季节肆无忌惮的洗刷着大地的尘埃。在画面中,体会到的是夏天的畅快和淋漓尽致。黑白交替流淌着的线条彰明较著的辉映出这个季节的特点,也是画面的巧思。挥舞的笔势一如暴雨前经风抽打的叶子。原理上红色暗喻热烈、激情、奔放,但我倒愿意把它看作是在一场急雨下,饱经洗礼的一抹娇艳。

  《秋》的水墨意味颇浓,用色也是淡雅、稳重的。这个秋,不是即将来临的瑟缩,也没有果实累累的金黄,反而有一种淡淡的月光照进心房的惬意。秋高气爽的感觉首先征服了所有感官知觉。点点绰绰的赭出卖了秋植的真实年龄,低垂着曾经圆熟的腰肢,毫不在意清丽的外衣被褪去的事实,或许那一节节雪白的果实正是无须过求虚荣外表的坚实内涵。

  《冬》给人的感觉是这个冬天不太冷。但季节的事实依然是隆冬到来,百花绝。那些无处安放的空寂,让理想变得有些飘渺。万物都安歇了,候鸟也迁徙到温暖的地方越冬。冬似乎是一年的终止,又仿佛是洗心革面之前对自己残酷的那份决心。冬天是白色的么,也似灰色的,这是一个令人安静、内敛的季节,把自己包裹的最为严实的季节。干干瘦瘦的几株坚守的植物,怀着来年早披新装的愿望,静静地伫立。

  六

  徐松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每一次的欣赏和观看都有不同的感受,所谓意在画外,回味无穷。作品中没有强加于人的主观意志,更多的是随观者的心境去体悟。没有时尚的既定元素、符号,不随波逐流地紧随他人走所谓的成功捷径。安心生活,接受生活所有的赐予,从而将精华以他独有的方式回馈予生活本身。

  他是敏感的、善良的,安静的独立思考使他能和周围的事物走得更近,可以说,他是在用心感受着周遭的一切,感悟人生。

  这份敏思、心境是难得的,修心的艺术家懂得用其画中心语与观者达到一种心与心的沟通,无语自通。

  期待徐松的艺术道路一直沿此下去,为观者开辟一方可供驻足的心灵驿站。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徐松(南京)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